李慎又喝了一口茶水。
“第一个方法就是驱狼逐虎,百济跟新罗相邻,而且兵力上优于新罗。
所以新罗才会被百济打的节节败退,还被占领了四十多个城池。
若不是我大唐派兵驻守,百济早就兵临城下了。
你想想若是百济出现饥荒,而新罗恰巧有大量的粮食,而驻扎在新罗的唐军因为国内有事又恰巧撤回大唐。
你说百济怎么样?”
“若我是百济的王,必定发兵新罗,趁着唐军还没有回来之际,以最快的速度抢夺粮食。”王玄策毫不犹豫的说道。
“对,本王也是这么觉得,这天下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饥荒。
君王最怕的就是国内的百姓吃不饱,吃不饱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。
他们可能会反抗朝廷,可能会落草为寇为祸一方,也可能逃难到其他国家。
就如我们从契丹进攻高句丽时一样,一路上尸横遍野,不知道死了多少人。
这些人就是逃难去草原的。”李慎每次想到自己造成高句丽大面积饥荒饿死了很多人时,心中都有些自责。
这时王玄策接着说道:
“所以,百济朝廷为了稳住国内的百姓他们就会向外发动战争,掠夺其他国家的粮食。
高句丽虽然被我大唐打败,但渊盖苏文却一直保留实力,百济不敢攻打高句丽,
只能选择比他们弱小的新罗下手,而我们只需要作壁上观,渔翁得利便是。
王爷,此计甚妙。”王玄策忍不住夸赞了一句,他也是刚刚没有细细分析。
“呵呵,只要那个时候朝廷把义仓的陈粮以各种的名义赏赐给新罗,在放出消息让百济所有人都知道。
百济的百姓也会向着新罗而去的。”李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微笑的点点头。
“是啊,甚至我们都不用运粮食,只要在百济内散播这个谣言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。”王玄策点点头。
“你明白就好,那本王在给你说说第二个方法。
这个方法就比较繁琐,不过比第一个方法有用,也是本王的一个应急方案。
这个方案需要陛下和朝廷的配合。
让陛下下旨让新罗派遣他们有名气的学者大儒来大唐深入文化交流。
到时候我们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,让他们看到我大唐欣欣向荣的面,
自由的买卖环境,百姓自由奔放,没有压迫。
除了学习交流意外,我们还要帮助他们研究他们的国家。
为什么他们这么弱小、为什么他们不如百济,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入我大唐一样百姓安居乐业。
最后要得出一个结论,他不如我们的原因就是他们朝廷管的太多了。他们的贵族一直在压榨百姓的劳动成果。”
“王爷的意思是煽动他们的百姓造反?”王玄策听到这里插嘴问道。
不过他觉得这个不太可能,若是百姓这么容易造反,那大唐早就大乱了。
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的邪教和地下反抗组织,甚至还有举着隐太子旗帜的反贼。
要是百姓几句话就能够煽动造反,早就天下大乱了。
“不不不,百姓哪里会那么简单造反,这需要奇迹,比如百济种植大豆百姓赚钱了,
而高价收购大豆的国家是新罗,你说新罗的百姓会怎么想,他们会不会也想跟着一起发财,一起种大豆。
但是本王把计谋告诉了新罗,新罗肯定不会让百姓种子大豆的。
而且这个计划新罗朝廷也不可能透露给百姓的,不然他们怎么打败百济。
到时候我们在暗中诱惑一些新罗的贵族自己种大豆,百姓看到贵族赚的盆满钵满,却不让他们赚钱,肯定心生不满。
我们在暗中煽风点火,组织一些大义的组织反抗军什么的。
反正就是越热闹越好,新罗本来就是不足为惧,给他们找点麻烦只不过是本王希望少死一个将士而已。
只要让他们国内乱一些,哪怕不是国内动荡,也会削减他们的反抗意识。
唉,本王就是想要少死一些人。”
“王爷高义。”王玄策行了一礼,王爷刚刚说的这个后备计划他感觉应该不全。
这里面还有很多事情大有可为,若是弄好了,真的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摧毁一个国家。
只要稍微完善一下,对付新罗这个小国真是易如反掌。
如今纪王府的强大不是外人能够知晓的,纪王府的财富比很多附属小国都富裕。
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纪王府其实一点都不为过。
以纪王府的财力和纪王的计谋,玩弄一个小国真的是易如反掌,这也是为什么王玄策拒绝李世民入朝为官的原因。
能够亲手执行计划,把一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感,朝堂上可没有。
“所以,本王需要你去办一件事,为第二备用计划做准备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