炽衲读书楼

字:
关灯 护眼
炽衲读书楼 > 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欢问罪的皇帝(二更)

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欢问罪的皇帝(二更)


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欢问罪的皇帝(二更)

吴祯在政治上多少有些单纯了,官场不能只看老朱的脸色,还需要其他官员当朋友。

没有朋友,等自己落难的时候,没人会站出来说情。

顾正臣在官场不到三年,得罪了很多人,几次陷入弹劾风波,之所以能有惊无险,涉险过关,除了老朱的安排外,还有朱标、吴祯、韩宜可、沐英、徐达等这些人或明或暗伸出援手。

船向北。

海风清凉,扫去了几分燥热。

吴祯没有问顾正臣有几分把握,泉州卫的训练吴祯亲眼见过,知道这群人吃了多少苦,他们或许不能赢,但绝不会输得很惨。

展现出远超寻常地方卫的战力,比肩边军,就能证明顾正臣新军之策的成功。

皇帝想看到的,是军队蜕变的样板。

因为这次返回金陵也算是回家,张希婉带丫鬟也跟了回来。

船只在摇摇晃晃中前进。

五月二十日,船进长江口。

这里没什么风,船相对平稳,没那么多摇摇晃晃,顾正臣索性让人搭了个棚子,坐在棚子下与张希婉说笑。

吴祯个没脸色的,非要凑过来当灯泡。

“吴淞江所送来消息,文武官吏俸禄,包括军士粮饷,自九月开始,以粮食、钱钞兼给。”

吴祯坐了下来,毫不客气地拿了茶杯就倒了起来。顾正臣微微点头:“宝钞自去年发行至今,百姓与商人称便,尤其是各地钱庄逐渐增多,户部与皇室作保,宝钞被逐渐接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”

吴祯笑道:“陛下三次想要加印宝钞,甚至还动过心思,想一口气刷印二百万钱钞赏赐给金陵军士。只是都被户部、宝钞提举司给挡了回去。若不是当初你执意定下规矩,并让陛下点头,宝钞怕是会泛滥成灾。”

张希婉含笑喝茶,并不说话。

夫君说过,最近皇帝有些不太稳定。也不知不太稳定指的是什么,兴许就是记忆不太好使吧,去年才定下的规矩,一年竟三次想要打破……

顾正臣却并不认为这是记忆的问题,老朱的记忆力好得很,他并没有忘事,只是他不希望过去的话、过去的安排,约束当下自己的手脚。

当初允许你活到百岁,今天就想要你的命。当初允许宝钞挂钩金银,今天就想宝钞多多。

朱元璋给人的强势与不安就在这里,他很重规矩,确定了一堆规矩,可自己又是一个破坏规矩的人,认为所有规矩都是约束其他人的,皇帝不被限制。

现在是洪武九年五月,按照历史进度,下个月老朱就会设置布政使司了,这是他分权治下的手段。只是不知道他此时此刻,有没有萌生出弄死胡惟庸、废掉丞相制的心思。

独揽大权,估计是老朱最隐秘的心思。

只是,这对大明来说,似乎并没有根本的变化。

丞相没了,后面还会有内阁。可以设置左丞相、右丞相,也可以有首辅、次辅。哪怕朱老四不闹腾,也迟早会出现类似于内阁的东西来代行中书行省的职权。皇帝负责高屋建瓴,负责道路、方向、政策等把控,不是负责管理鸡毛蒜皮的小事,地方上县衙的石狮子坏了没必要找老朱批准,给人送个牌坊,也没必要找老朱说清楚谁守寡了多少年。

只是,老朱未必这样想。

顾正臣揉了揉眉心,这个时候待在金陵确实并不是好的时机,因为接下来的几年,将是朱元璋放纵胡惟庸,胡惟庸手握大权、唯我独尊的几年。

拉回思绪。

顾正臣对吴祯苦笑:“陛下有时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,宝钞不同其他,绝不能无节制滥发,否认它比洪水猛兽更为凶猛。回去之后,我会找机会与陛下说个清楚。”

吴祯连连点头:“如今宝钞坚挺,俸禄粮饷也要夹杂宝钞了,谁都不希望宝钞成为废纸。别人劝陛下未必听,可你劝就不同了。”顾正臣答应下来。

二十三日,船入龙江码头。

军士暂留船上,吴祯带顾正臣前往龙江造船厂。

都水司郎中孙利见到顾正臣,敬仰不已,恭恭敬敬地行礼,然后仔细介绍道:“第一艘宝船的龙骨、船架已铺好,正在制造船身。如此巨大的海船,着实令人震撼,他日入海,定如蛟龙一般,无人可敌!”

顾正臣在孙利的带领下,进入了宝船船坞,船坞长六十八丈,宽有二十三丈,深三丈。

如此庞大的船坞,足以容纳庞大的宝船!

船坞之中,一艘宝船的龙骨清晰可见,庞大且惊人。而在这里,四百余匠人正在忙碌着,周围还有不下五百军士或民夫协助。

孙利颇是骄傲地说:“为了这艘宝船早日出世,龙江造船厂调了如此多的精良船匠,再有三个月,便可完工!”

“很好!”

顾正臣称赞不已。

吴祯看向顾正臣,严肃地说:“这宝船耗费巨大,朝廷未必会允许多造。你之前提到过要建造宝船舰队,估计是不太可行。”

顾正臣背负双手,自信地说:“耗费大有大的道理,当宝船全副武装起来之后,相信陛下不会拒绝大明拥有一支宝船舰队,以守护大海,靖平海波!”

吴祯是靖海侯,自然希望宝船越多越好,自己没把握说服皇帝,不过看顾正臣,他似乎对宝船很自信。

顾正臣相信朱元璋在海贼、倭寇乱来的年代里拒绝一艘艘可以长期航行、游弋、守护沿海的宝船。

萧成匆匆走来,道:“曹国公李文忠来了,负责接应与安置泉州卫军士,正在码头。”

顾正臣与吴祯返回码头。

一番礼仪之后,李文忠看着威武的泉州卫军士,笑道:“羽林卫中不少军士还在谈论泉州卫敢不敢来,现在看来,羽林卫轻敌了。”

顾正臣回道:“此番约战是陛下定下,纵是畏怕羽林卫,也得来不是。别看他们一个个板着脸,其实都是银枪蜡头,中看不中用,到时还得让羽林卫下手轻点。”

李文忠清楚顾正臣这些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,而是说给自己身边的其他将官,他们之中与毛骧关系不错的有几个,说不得会传话。

“遵陛下旨意,让泉州卫暂居北军营,休息三日,三日之后至小教场比武。”

“领旨。”

顾正臣安排黄森屏、于四野等人带队离开。

林白帆很想跟着回泉州县男府,可无奈被顾正臣重新塞回了泉州卫,不得不跟人离开,包括潘归田,也入了泉州卫的军籍。

扫地僧月空没跟来,他已经回去搬砖头重建南少林寺了,老朱早就点头了,只是碍于泉州卫与羽林卫比拼,这才拖到当下。

泉州卫军士行舟劳顿,休息三日,调整好状态再去打架也是合情合理,显得公平。

李文忠看着顾正臣、吴祯:“你们也莫要先回家了,陛下召见你们二人。对了,原本应该沐英来这里,只是关陕之地出了点问题,陛下特命沐英前往体察民情,布施恩惠,并负责那里的军士训练事宜。”

顾正臣笑道:“他早就盼着上战场了,这一次,他也该立下军功了。”

吴祯摇头:“关陕可没战事。”

李文忠正色道:“也不尽然,半个月前传来消息,官山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,大同卫指挥使周立率大同、振武等卫将士讨之,追及白寺塔滩,获其辎重,乃儿不花逃遁而去。”

吴祯听闻,顿时大怒:“这些家伙降而后叛,实不像样!他朝着陕西北面跑了?”

李文忠摇头:“目前还不清楚。只是西部吐蕃经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诸地,陛下似有意征讨,只是还没下定决心。”

顾正臣沉思。

当下,大明对西面控制最远的地方应该是嘉峪关。

宋元以前,嘉峪地区有关无城,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。

提出修建关城并打造城关的人,是宋国公冯胜,那是洪武五年时的事。只不过此时的嘉峪关城周长不过二百二十丈,高两丈,宽一丈,还是黄土夯城。

自明初至嘉靖年间,用时一百六十八年,才算是有了相对完整的防御城堡。目前的嘉峪关,根本不能完全杜绝吐蕃的进犯,甚至对其威胁程度都有限。

顾正臣平静地说:“靠游说换不来长期的和平,想要西陲安宁,河西走廊不受威胁,主动打一仗未尝不是好事。陛下英明神武,定有所决断。”

李文忠、吴祯连连点头。

入宫。

于华盖殿参拜朱元璋。

朱元璋板着脸,似有怒气:“顾正臣,你在福建行省好一个威风啊,杀了那么多官员,甚至连参政都想擅杀,若不是臧哲、吴祯等人劝阻,是不是你就打算将高晖、陈泰直接砍了?”

顾正臣想都没想,直接回道:“陛下,臣确有此意。”

李文忠、吴祯嘴角抽动,你丫的好歹给皇帝个台阶,怎么还给他个梯子呢……

朱元璋大怒:“好一个顾正臣,朝廷重臣你都敢杀,谁给你的胆量!”

顾正臣处之泰然,不紧不慢地说:“是陛下给臣的胆量,陈泰、高晖所作所为,已不是小案,其不仅纵容亲属穿行府县,收揽好处,还侵吞民田、强夺商铺,更可恶,其一手操纵地府鬼借手案,致使福建行省人心惶惶,尤其是福州城内,入夜如荒野!陛下让臣安抚民心,臣认为,唯有他们的脑袋,才能安抚民心!”

朱元璋郁闷,厉声呵斥:“难道你就没有挟私报复?”

顾正臣正色道:“臣若挟私报复,福建行省官吏应该少去七成,如今只少了三成,这算什么报复。何况臣所杀之人,罪证如山,陛下也是补了勾决文书,点了头的。若陛下问罪于臣,是不是也应该自罚三杯……”

朱元璋忍不住笑出声来,对李文忠、吴祯道:“看看,这小子实在是个不服软的,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喝朕的酒!”

吴祯连忙走出,帮着顾正臣说话:“陛下,福建行省烂坏了不少,不下猛药难回春。顾县男那些日子也是不眠不休,为陛下分忧之心炙热得紧……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