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朱老头说今早有豆腐,我赶紧让他去帮我抢了两块,不过被朱老头给讹去一块,就剩下……”
话没说完的人,当瞧见王大娘端到跟前的三块豆腐,立刻嘿嘿笑了起来,“还是你厉害,居然能抢到这么多。”
“这玩意就是给客人做的,我一去,豆腐馆就说,让我多捡几块,没钱给就先记着。”王大娘笑呵呵的解释道。
“我这是朱老头去的,那老小子,他让我帮他干活,还讹了我一块豆腐。”
话没说完的人,当瞧见蹲在灶坑前烧火的李如歌,王大爷愣了下,但很快就堆着笑脸问道:“李同志昨晚睡的好不?”
这老两口虽然看上去不怎么般配,但相处起来,看着还挺有趣。
听见王大爷问自己,李如歌笑着回道:“好啊,就是很不好意思,把您给挤走了。”
“这没啥,不然大军一回来,你大娘有人作伴了,我就去朱老头那里。”
“大军是谁啊?您家儿子吗?”话赶话说到这了,李如歌随口就问了一句。
然后就看王大爷那张脸,突然就变得有些别扭起来,也没回她的话,转身又出去了。
王老太太见李如歌还在那昂着脸,似是在等着他们的回答,就说道:“大军是我和别人生的,不是你王大爷的亲儿子。”
“啊?”李如歌这下是真尴尬了,她这张随了孙凤琴同志的嘴啊,简直都快变成包打听了。
四块豆腐,炖两块,又冻上两块。
早饭就一道白菜炖豆腐,主食是苞米面窝头。
因为饭菜简单,李如歌这个烧火的,在外屋待的时间就比较短,所以和王大娘的聊天,也只能先告一段落了。
白天的活动,几个人就得分开了,冯元恩和小如意的目标很明确,他们就是来搞牛肉的,才不去看啥鸭毛鹅毛。
王大爷去城里拉活,也不是天天都去,以往就算他们不来,他也是三天跑一趟。
然后李如歌就和那书记商量,这几天可不可以包下王大爷的车,一天一块钱,还会负责一顿午饭。
有这好事,那书记还有啥不愿意的,赶紧点头答应下来。
王老头比王老太太警觉性还高,李如歌雇佣这老头几天,并不是想要打听啥,而是真需要一辆马车,再加上王大爷这个翻译。
如意和冯元恩要去的地方就在这周边,等她要的鸭毛鹅毛,还得往湖边那边去。
据说最近的那个鸭场也得十几公里,而且靠近湖边居住的牧民,大多还都是外来的。
真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,只要有牛羊,有草,他们就能很好的活下去。
但一些外来的人,首选先看附近有没有水源,离湖边近不近。
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一种习惯,本地人都聚集在了离湖边较远一些的地方,而那些后来的,反而都跑湖边去了。
这些事都是王老头在路上告诉李如歌的,他说前些年,仗打的比较多的那几年,草原上就跑来很多人。
后来上面调查了一下,说这些人就是一些逃难的难民,正好草原上也需要人,然后就让大家都落户在这边了。
“那您和王大娘过来这边生活多少年了?”
“多少年了?”王老头想了想,回道:“有二十年了,那时大军才九岁,我们一家也是逃难过来的,走到这的时候,偏巧你大娘病了,我们就住了下来。”
“那您家……”李如歌刚要说您家儿子,想想又改口问道:“那大军哥现在去哪了?在您家,怎么没瞧见他?”
“当兵去了,都走十一年了,不过这期间也回来过几次。”
看得出,王大爷一说起大军,那脸上的骄傲可不是作假的。
这真是一个奇怪,却又极其和睦的家庭。
虽然和王老头王老太太刚接触上,李如歌就给这家人下了这样的定论。
说这家人奇怪,是因为她觉得王老头和王老太太的相处模式,并不怎么像是一般家庭里的夫妻。
王老头对王老太太那种小心呵护的样子,给她的感觉,就好似仆人对主子般?
或许是她多想了,但她真没见过谁家夫妻是这样相处的,男人一直小心翼翼的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这俩人居然是分房睡的。
对于别人家的事,李如歌并不想多打听,要不是怀疑这夫妻俩认识她亲奶奶,不然刚刚那些话,她都不会问。
原本李如歌以为外面的政策影响不到这边,可等她到了地方,瞧见那些刺眼的标语,以及人们看见有陌生人来时那种惶恐的眼神……
她就明白了,这种时候,哪里都不可能有安生日子过。
至于为啥这里允许牧民养鸭鹅,这事那书记之前就说过,因为草原没有太多耕种的土地,放牧是大家主要的生活来源。
所以养牛羊的同时,上面也允许他们再饲养一些能在草地上生存的家禽。
就是说,只要你们养的那些东西不祸害粮食,就没人管。
在王老头的翻译下,又看了李如歌的介绍信,这边负责接待的一个小队长,才带着他们去看了那些鸡鸭鹅。
“要过年了,这段时间来这里拉鸡鸭鹅的车到是不少,不过像你们只要鸭毛鹅毛的,到是独一份。”
这位小队长姓滕,长相也和那位歌手差不多,膀大腰圆的。
实际草原上的人,身材都很魁梧,尤其男人,个个都人高马大的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